重庆市税务局:全面实施减税降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19-08-14
来源:重庆市税务局
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将于今日上午举行,现场实录如下:
【黄振伟】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
【黄振伟】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主题是“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特别邀请到市税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梁刚同志发布相关情况。
【黄振伟】同时,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税务局减税降费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浩宇同志,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徐翀同志。
【黄振伟】下面,首先有请周梁刚副局长发布有关情况。
【周梁刚】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税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实施本轮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
【周梁刚】今年以来,重庆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决策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减税降费政策在渝落地,效应持续释放。
【周梁刚】一、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189.59亿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周梁刚】一是2019年新出台政策新增减税98.57亿元。这里面包含,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减税36.56亿元,其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3万元提至10万元后,享受减税纳税人新增20.58万户,户均减免增值税为9718.57元,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大幅放宽后,5.33万户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税,户均减税额达到1.41万元;深化增值税改革是本轮减税降费最大一个红利,税率降低及配套措施的实施,使得全市14.83万户纳税人受益,累计减税55.55亿元。
【周梁刚】二是2018年出台的减税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新增减税89.29亿元。这其中,增值税17%和11%两档税率各降1个百分点,全市14.3万户纳税人减税19.23亿元;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扩围,减税9.85亿元。
【周梁刚】三是2018年到期的减税政策在2019年延续新增减税1.73亿元。其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1.12亿元;城市公交站场等交通系统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减税3100万元;农产品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减免1400万元。
【周梁刚】本轮减税涉及多个税种、覆盖各个行业、囊括各经济类型。四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为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深化增值税改革让制造业、服务业得到更多政策红利,发挥了税收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
【周梁刚】值得一提的是,年初重庆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发布《关于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明确对我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来,57.89万户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累计减税8.43亿元。
【周梁刚】除此之外,上半年还新出台了非税收入政策,减免6500万元,主要是部分政府性基金降费产生。
可以说,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打实、硬碰硬,重庆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周梁刚】二、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市各部门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纳税人、缴费人办税体验更加良好,税收红利享受更加充分,2018年下半年,税务部门首次发布了重庆市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今年再次印发了2019年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重点围绕重庆市营商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中的涉税部分,分批次、有步骤地实施13类58项优化服务配套措施。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已经初见好效应,主要体现在:纳税时间显著缩短,纳税次数有效控制,报税后流程进一步简化。
【周梁刚】(一)纳税时间方面
一是纳税申报实现“一表集成”,依托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发票开具数据高度聚合,纳税申报事项化繁为简。
拓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一表集成”功能,实现从“填表申报”向“确认申报”转变,上半年,90%的一般纳税人申报实现“零录入”,剩余10%的纳税人录入工作量也减少90%以上。
企业所得税申报初步实现“一表集成”,通过筛选必填项目,生成智能报表,系统自动审核数据,申报时间由户均40分钟压缩到10分钟以内,纳税人申报工作量减轻70%。
二是单位社保费实现“全城通缴”,线上、线下社保费征缴服务更便捷。线上,通过电子税务局,单位缴费人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自助办理缴费业务;线下,从6月开始,全市单位缴费人均可通过任一办税服务厅,办理社保费征缴业务,缴费便利度大大提升。
三是办税渠道更加多元。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办税大厅兜底的征收模式正逐步形成。
一方面,零接触、全天候、无人工、不打烊的办税方式,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窗口办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我们整合办税服务资源,陆续建成投用江北、南岸、渝北等多个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
【周梁刚】另一方面,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的办税功能逐渐强化,目前90%以上耗时长或经常办的涉税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同时,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市政府打造的政务服务平台,开通了网上政务大厅和“渝快办”的办税通道,税务部门也在探索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如,支付宝城市服务、金融机构移动平台等掌上应用,让纳税人、缴费人办事有了更多选择、节省更多时间。
以代开发票、发票申领业务为例,上半年,通过网络办理发票业务总计362.8万户次,线上发票领用业务替代率已经超过了90%,纳税人单次发票申领时间平均缩短至3到5分钟,通过发票寄递功能,全市多个地区纳税人实现足不出户、当日领取。
【周梁刚】(二)纳税次数方面
一是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实现无纸化。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携手对车辆购置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开发了“一站式车辆上户智能终端系统”,车辆购置税完税凭证电子信息实现自动、实时传输至公安部门。就业务办理前端而言,全流程无纸化;就资料归档整理而言,程序进一步简化,有效减少了纳税人到相关部门办理业务的频次。
二是完税证明电子化范围拓宽。在实现了《税收完税证明》网上开具的基础上,升级了电子税务局“证明办理”模块功能,提供了《电子缴税凭证》等多个完税证明办理服务,纳税人可自主选择类型、所属期限并下载打印。上半年,全市55.2万户纳税人远程下载电子完税证明187万份。
三是房产交易“一窗式”办理。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今年6月,税务部门联合多个市级部门,开发上线了房屋交易税收管理系统,增量房和存量房交易涉税业务实现在线办理,同时精简、取消了资料报送、审核环节,有效解决办税事项来回跑的问题。
【周梁刚】(三)报税后流程方面
一是退税业务办理更便捷。针对自然人办理多缴退税、误征退税,上半年我们简化了部分退税资料,纸质凭证提供种类更少;针对各类企业的多缴退税,通过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目前已实现无纸化办理,相关流程环节进一步压缩。
二是涉税商事办理进一步简化。企业开业在线办,网签三方协议更快捷,纳税人无需到税务机关,只去一次商业银行进行授权,就可以实现后续税款的划缴,上半年,协议合作银行增加至28个,新增3.9万户纳税人在线签订了三方协议。企业迁移即时办,符合一定条件、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重庆市内跨区迁移事项,也于上半年实现网上办理、即时办结。企业注销便捷办,2018年下半年以来,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税务部门分别提供简易注销清税证明免办服务,一般注销“承诺制”容缺办理服务,同时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注销业务专窗,内部流转、限时办结。
应该说,这一系列“长流水、不断线、打连发、呈递进”的工作举措,广大纳税人、缴费人认为既“密集”,又“见效”,办税有了更多获得感。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上年度重庆税务机构纳税人满意度平均得分94.97分,所有区县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得分均超过90分。
【周梁刚】以上,为重庆税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工作推进情况,除此之外,我们还对纳税信用进行增值应用,与金融部门联合实施“银税互动”项目;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设立小微企业政策落实咨询投诉专线;面向全市纳税人开办纳税人学堂,邀请专家对减税降费系列政策作详细介绍等,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谢谢大家!
【黄振伟】谢谢周局长的介绍。下面,各位媒体记者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
【重庆日报记者】 9:47 4月1号,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已经实施了一个季度,政策实施的情况怎么样?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谢谢。
【周梁刚】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头戏”,主要包括降低税率这一主要措施和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不动产一次性抵扣、加计抵减、留抵退税四项配套措施。重点是聚焦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目的是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过3个月的平稳运行,效应正逐步释放。
【周梁刚】今年4-6月,全市14.83万户纳税人实现整体净减税55.55亿元。总的来看,所有行业均实现减税,实体经济发展得到助力。
一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适用税率由16%降至13%,减税明显、受益最大,减税金额占比达77.77%。全市3.2万户制造业实现净减税18.6亿元;6.7万户批发零售业实现净减税24.6亿元。
二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由10%降至9%,落地平稳、实现减税,建筑业实现净减税2.0亿元,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净减税0.7亿元。谢谢。
【黄振伟】谢谢周局长,下一个问题。
【上游新闻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出来已有半年,目前各中小企业的受益情况如何?市场有何反响?谢谢。
【王浩宇】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着力于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市小微企业吸纳职工人数454.53万人,同比增长4.29%,微观主体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实施以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由3万元提至10万元,直接惠及纳税人20.58万户,户均减免增值税为9718.57元;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大幅放宽,全市5.33万户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税,占上半年盈利小微企业的99.9%,户均减税额达到1.41万元。
【王浩宇】此外,受益于年初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减征“六税两费”的新政策,57.89万户小微企业,累计减税8.43亿元。
政策利好真真正正落到了广大小微企业手中,加之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活跃度也得到提升,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办理涉税事项的有10.3万户,月均新增达1.7万户。
从数据来看,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呈现出覆盖面广、受益度大、指向性强等特点,为微观主体壮大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谢谢。
【黄振伟】谢谢王主任,下一个问题。
【人民网记者】我想问一下税务部门,在巩固和深化减税降费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在便捷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方面,税务部门有没有什么新举措?谢谢
【徐翀】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刚在梁刚局长和浩宇主任的介绍里,重庆减税降费的具体成效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说明。记者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怎样让缴费人和纳税人对减税降费能够持续有感。重庆税务部门目前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徐翀】一是对内,推动递进式自查。减税降费政策不仅要落地见效,还要持续释放溢出效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相关要求,税务部门根据专项督查反馈意见,编制、升级自查指引,深入开展全市税务系统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递进式自查”工作,目前已推进至第三阶段。
二是对外,建立健全减税降费特邀监督员制度。重庆市税务系统广泛凝聚社会协税护税力量,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了一支由5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特邀监督员队伍,并制定工作规程,开展“互学互促、联创联建”主题实践,查找问题、破解难题。近期,针对企业界监督员的个性化政策定制需求,税务部门还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并逐一送至监督员手中。
【徐翀】针对今年上半年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问题,以及税务部门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半年,我们在税务总局的指导下,将集中检视整改并落实一批便民办税缴费新举措,其中包含:
一是落实税收优惠清单式管理。简化纳税人申请享受税收优惠的办理流程,除依法须税务机关核准和向税务机关备案的特定情形外,一律由纳税人、缴费人“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
二是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范围扩大至一类、二类、三类企业。
三是优化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功能。逐步实现纳税人可查询5年内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的信息。
四是提供应抵扣发票信息提醒服务,避免当期应抵扣发票超过抵扣期限造成纳税人损失。
五是推动办税事项容缺办理。税务总局将明确“容缺办理”事项、适用对象及其标准。在具体执行时,重庆税务部门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纳税人,实施“先办理、后补缺”。
六是规范统一自助办税事项。按照税务总局要求,规范统一自助办税终端(机)的服务功能、应用界面、运行管理等,拓展纳税人、缴费人自助办理事项,逐步实现90%以上的常办涉税事项可在自助办税终端(机)办理。
七是推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合并申报。按照税务总局制定的两项税种纳税申报表,统一期限、合并办理,减少纳税人申报次数。
【黄振伟】谢谢。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