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税务局:“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张学东 原来你的AI是这样炼成
发表时间: 2019-08-09
来源: 2019年08月09日 《长江日报》07版
作者: 贺亮 叶翩 彭沐涵
为了在纳税人问询时对答如流,干脆把政策背下来,解答企业问题就如人工智能(AI);为了遏制虚开发票,不让国家税收流失,潜心研发AI智能防控软件,维护了国家税收安全。
张学东,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增值税发票预警管理团队“张学东工作室”领头人。因为热爱,所以专注,他27年如一日,从农贸市场的基层税管员起步,在平凡岗位上成为了“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
智能防控问题发票
挽回51亿元国家税款
2014年8月25日,武汉市洪山区税务局税源管理科。
副科长王先锋正在电脑上查看一个叫“预警快”的新系统,界面上赫然显示:辖区内一户纺织类企业存在领用发票数量巨大、不断要求增量等异常现象。
循着这一线索,王先锋迅速查看了该企业的申报数据,发现企业已累计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670份,开票金额高达4481万元,而申报的进项税额全部是农产品。
“虚开风险极大,我们当即就移交给稽查部门……,最终成功破获了一起团伙虚开案件。”王先锋说。
这次成功,让王先锋看到了“预警快”的威力。不仅是他,用过“预警快”的基层管理员都发现:过去只有通过事后协查或举报才能发现的虚开线索,现在通过“预警快”,将发现虚开犯罪的时间从事后移到了事中。
一度横在基层管理员心中的“虚开”阴霾,似乎终于“烟消云散”。
而这个被命名为“预警快”的软件,正是张学东潜心研发的。
过去的5年间,张学东和他的团队共发现问题发票31.6万份,参与配合稽查部门打击虚开犯罪团伙6个,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51亿元。
所里唯一的
全市税务资料整理能手
1992年,品学兼优的张学东顺利进入武汉市汉阳区税务局月湖税务所,从管理集贸市场开始,收税需要对企业情况了如指掌,初出校园的张学东,认真对所管理的50户企业征管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一笔一画为50户企业建立档案,设计统计表和分析表,将所有企业的疑点信息汇总,手动编制汇总表。
把企业数据“颠过来、倒过去”的摆布。这些看似“无用”的工作不仅让他迅速对企业情况“如数家珍”,在那个还依靠算盘收税的年代,他把自己练成一台“电脑”,更为日后运用大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学东非常勤奋,当时每月发的政策汇编,他都能把政策背下来。”现在已经退休的老所长翁贤平回忆说:“他还是全所唯一一个获得市局征管资料整理能手的人。”
“那个年代,企业有事就找管理员!如果我背不出政策,怎么能随时回答纳税人的问题呢?只有咬咬牙,尽快记在脑子里。”张学东回忆说。
就这样,这个叫张学东的毛头小伙,不断汲取着税收知识的养料,一路历练升级。
琢磨出的智能防控软件
获得国家税务总局的高度关注
2007年,表现突出的张学东从区局调到武汉市国税局,从事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
2013年以后,新时代赋予了人民更多的获得感。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在便利群众、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给税收现代化治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一部分违法分子在暗地里盘算起“歪心思”,虚开发票违法犯罪愈演愈烈。
张学东坐不住了,为什么不能运用这些数据找出虚开特征,研发预警指令呢?
张学东通过对案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了虚开发票犯罪的共同数据特征,比如这类企业大多是农产品加工行业、注册地都在写字楼、进项税额中往往没有列支一般工业企业需要的电费等开支……
将这些特征数据进行演算,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张学东一干就到深夜。
经过上百次的验算,张学东终于编制了一套“数据指令”,在信息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首批85户可疑对象就被锁定出来。
“给局里领导汇报之后,得到了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很快,这些可疑对象就按属地划分到区局展开调查,其中81户被确定为涉嫌虚开。
“预警快”系统随之诞生。2016年,随着“预警快”效果的逐渐显现,当时的武汉市国税局党组决定,成立“增值税发票预警管理团队(张学东工作室)”,这也是该局第一次以干部个人名义命名工作室。
“预警快”在湖北产生的积极效应,很快受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关注,先后2次给予肯定批示。
除了“预警快”,张学东带领团队还研发出了“打击狠”“面宣面签”,形成一道严密的“税收安全智能防御网”,先后帮助武汉市税务局破获了一大批虚开发票大案要案,再次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的充分肯定。
在改革中成长出来的张学东工作室,获得了各方的肯定。张学东也先后获得湖北省先进工作者、全省最美税务人、武汉时代楷模、中国好税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张学东工作室获评武汉市十大优秀党建品牌称号。
面对荣誉,张学东说,成绩已属于过去,在时代发展中,还有很多摆在面前的问题,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更要通过实际工作让人民对税务工作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