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宣布136个国家和司法管辖区达成国际税改协议
2021年10月12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5 作者:宗欣雯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巴黎宣布,136个国家和司法管辖区已同意进行国际税收制度改革,将从2023年起向大型跨国企业征收税率为15%的最低企业税。
OECD当天发表声明说,合计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90%以上的国家和司法管辖区同意实施双支柱国际税改方案,以应对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
声明说,该方案的支柱一将确保规模最大、利润最丰厚的跨国企业利润和征税权在各国之间更公平地分配。新规则要求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活动所在国(司法管辖区)纳税,而不仅仅是在其总部所在地。据新华社报道,营业额超过200亿欧元的公司将被要求,根据销售额将其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利润部分的25%分配给其经营业务所在国(司法管辖区)。10%的利润率将用以税前利润为主的平均法加以计算。支柱二是将全球最低企业税税率设为15%。从2023年起,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约合8.7亿美元)的公司都将适用这一税率。
声明说,该方案实施后,超过1250亿美元来自全球约10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利润将被重新分配给各国。这些公司无论在哪里经营和创造利润,都将公平纳税。
此外,上述136个国家和地区还同意实施一项为期两年的禁令,禁止对任何公司(主要指谷歌、脸书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新颁布的数字服务税或强制实施其他相关类似措施。这将避免与美国发生贸易冲突。因为美国政府指出,此类征税针对美国企业有失公平,并威胁通过加征关税予以报复。
这项协议对OECD来说是一次胜利。在多年来开展的复杂谈判中,OECD一直寻求限制企业避税行为。OECD强调,该方案并非寻求消除税收竞争,而是对竞争施加多边商定的限制。OECD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说,此次达成的协议是多边主义的重大胜利,将确保国际税收制度适合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不过,科尔曼承认该协议在立法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他敦促各国迅速且不懈地加以努力,以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得到切实落实。
据了解有关谈判情况的人士说,数字服务税成为尼日利亚和肯尼亚无法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尽管OECD的估算结果显示这些国家会从该协议中受益。
该协议在其他方面还包括一些让步措施,以使二十国集团(G20)和欧盟国家都能同意实行税率为15%的最低企业税税率。其中,爱尔兰成功提出要求将最低税率上限定为15%——而非协议原先内容所述的“最低15%”,这也与拜登政府最初提出的21%的税率形成了鲜明对比。匈牙利获得了较长的过渡期,该国由此可在10年内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有形投资——如建汽车厂——提供低税率。
根据声明,OECD的目标是在2022年签署一项多边公约,以便在2023年有效实施新的国际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