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首席联络员制度: 实现大企业服务“倍增”效应

中国税务报:首席联络员制度: 实现大企业服务“倍增”效应

首席联络员制度: 实现大企业服务“倍增”效应

2021年08月27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8        作者:贾龙 本报记者 韩世峰

如何通过完善税务部门与服务对象层级匹配,给予大企业同其税收贡献、社会影响相匹配的服务,一直是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部门关注的问题。今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积极推进大企业首席联络员制度,选派18名业务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为大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目前,基于首席联络员制度,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已经组织了大企业税收政策培训15场次,召开大企业首席联络员联席会议了解大企业需求,并与青海西部矿业有限公司等275户大企业签订了大企业首席联络员服务协议,帮助大企业解决复杂涉税问题53个。在推进首席联络员制度的过程中,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干部认识到,充分了解大企业的需求,全程跟踪、全面服务,才能切实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大企业服务的“倍增”效应。

专属服务、“一企一策”,尽早化解税务风险。了解企业需求,是做好精细服务的关键。在这一方面,首席联络员下了不少功夫。作为首席联络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企一策、一户一档”帮助首席联络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最新动态,及时发现其潜在的税务风险并做好风险提示工作。同时,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向大企业配发了《重点企业一户一档精准服务表》,既能有序梳理企业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也能了解企业对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情况和适用情况。此外,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充分运用企业申报数据、开票数据和税务总局云平台信息等税收大数据资源,对服务对象潜在涉税风险进行精准画像、靶向追踪,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前置介入,及时发出涉税风险提醒。

首席联络员制度推行以来,税务干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有的放矢,先后为21户大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企一策税收专家顾问团队服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358条。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汇算等重点工作阶段,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结合大企业业务特点,联合税政管理部门开展专项培训。今年以来,已为银行、医药批发零售、矿产勘探、邮政、房地产、铁路运输和金融等7个行业的部分大企业开展了风险提示活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为550余位大企业主管财务领导及财务人员进行政策培训,不断提升大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

全程跟踪、全面服务,及时解决涉税难题。首席联络员定点联系大企业,不是短期的联系,而是要长期跟踪、长期服务。在与大企业联系的过程中,首席联络员要全面了解企业遇到的各种涉税难题,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大企业开展重组并购、股权转让、关联交易、跨区域经营、跨境投资等重大涉税交易事项时,首席联络员提前参与,在了解交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供政策辅导,帮助企业协调复杂涉税事项。今年以来,基于首席联络员制度,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帮助西部矿业、华融投资、五矿信托和盐湖集团等多家大企业解决了司法重组、商业重组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在青海西部矿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兴财看来,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减税效应可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而首席联络员制度等精细服务举措,则能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二者相辅相成。

总结经验、发挥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一事一议并非长久之计。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通过首席联络员制度,梳理总结大企业面临的共性涉税问题,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针对大企业常见的跨区域涉税事项、跨税种涉税难题,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避免企业因政策执行口径不一致面临税务风险。

不仅如此,首席联络员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大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政策效应分析。同时,首席联络员以青海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分析钾肥、盐类等化工产业的税收表现,从支持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地的可行性建议。目前,首席联络员已经完成了《浅议税收优惠政策对青海省钾肥行业的产业布局影响分析——以盐湖工业股份公司为例》等8篇调研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青海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企业首席联络员制度的建立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有力举措。下一步,青海省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准管理、精细服务、精诚共治,以首席联络员制度为基础,不断推进复杂涉税事项协调机制、《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谈签工作,及时、高效帮助大企业解决涉税疑难问题,为大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护航大企业健康发展。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