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中国税务报: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2021年01月22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5        作者:朱雷

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覆盖税务运营、税务筹划等很多方面。设立、经营、报税等“企业开门七件事”都离不开税务运营。笔者认为,税务运营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方向之一。

所谓税务运营的数字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对一系列与税务日常运营有关的要素(组织、流程、模式等),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由于税务运营工作具有高度重复性和程序性,且税务工作带有明显的数字属性,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税务运营有着天然的优势。目前,不少大企业已经开始甚至完成了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笔者发现,那些转型之路比较顺利的企业,基础工作往往做得很扎实。

M企业系国内知名房地产集团企业,旗下拥有的实体企业超过百家,集团企业日常税务运营工作量巨大,常年人手不足。笔者调研发现,M企业税务合规申报工作平均要花费税务部门50%以上的时间。虽然在税务申报环节,M企业形成了数据采集—编制底稿—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这样一套成熟固定的流程,但是由于企业涉税事项众多,仍存在不少的税务风险。同时,M企业缺乏系统的安排,仅依赖M企业的税务团队和传统的税务管理模式进行税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M企业管理层十分重视税务管理,希望建立更加有效的税务运营模式,管理好日常涉税事项的同时,减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为此,M企业决定在其业务部署的重点省份开展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试点,将包括发票开具、纳税申报、风险管理等日常税务运营事项外包给专业机构,并委托其对税务运营事项进行数字化转型规划与实施。经过量身设计方案、运营模式改造、信息技术应用和专业团队执行等一整套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M企业不但解决了以往存在的税务管理效率低、税务风险大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合理降低税负、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目前,大多数企业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整体性规划和数字化改造。从M企业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来看,基础越牢固,数字化转型越顺畅。

在整体性规划阶段,主要解决顶层设计和转型方向的问题。企业应做好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调研工作,梳理目前税务管理的现状并发现现有问题,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优化完善相关问题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数字化改造阶段,主要是解决系统开发和具体实施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制订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蓝图,搭建转型架构,设计合理的税务指标,同时编制使用手册。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企业便可系统实施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方案。

在走好转型之路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完全依赖信息化,而是要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的双轮驱动体系。信息化的目标是解决诸如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大量程序性、基础性事项,将企业税务人员从基础数据挖掘和加工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不再是数据的录入者,而是数据的使用者。而对于一些个性化问题、复杂的涉税事项,比如企业整体架构设计、投资及并购重组等,需要由专业的税务团队提供支持,聚焦于税企沟通、税务安排优化等工作。

实现税务运营资源供应模式的转变,是企业走好转型之路的又一基础。以往,大部分企业坚持“以内部为主”的税务运营资源供应模式。但是,随着税务合规要求的提高,国内外税收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税务专业人才的稀缺,企业税务运营成本持续增加。此时,“内外结合”的税务运营资源供应模式开始出现,一些企业通过将税务工作部分或整体外包的方式,将税务运营中的人才和技术费用转移给供应商。在“内外结合”的模式下,企业能够以较低的可预测成本获取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专业知识及人力资源,企业内部税务力量得到释放的同时,可以为其他业务部门和企业整体发展提供更多税务支持,获得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的效应外溢。

需要提醒的是,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劳永逸,已经完成转型的企业还需要关注数字化技术发展的迭代影响,不断更新现有系统。比如,企业可根据涉税事项发生的频次和技术水平,借助人工智能,在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扩大自动化处理范围,借助大数据技术扫描发现新的税务风险点,更新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借助领先的税务优化技术,完善数字化运营系统的底层逻辑等。

(作者单位:德勤中国)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