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发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醒企业 重视电子票据管理和风险管理

中国税务报:发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醒企业 重视电子票据管理和风险管理

发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醒企业:重视电子票据管理和风险管理

2021年01月22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6        作者:孔令文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笔者研读征求意见稿后,发现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电子票据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新变化。因此,建议企业重视这些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发票管理。

“电子发票”共出现25次

增加电子发票相关条款,是征求意见稿的重要变化。据笔者统计,征求意见稿中“电子发票”共出现25次。可以说,发票电子化、财务票据电子化,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大趋势。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2号),明确后续将在新办纳税人中,全面普及、推广电子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领业务。此外,《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等文件,明确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的推广及其法律地位。在此背景下,企业在财税内控管理过程中,需要优化报销制度,同步加强内部信息化的建设。

此前,在传统报销制度下,企业只需要对纸质票据的真伪及业务真实性进行评估,但随着票据的电子化发展,企业需要在原有报销制度下,加强票据管理细节,例如增加查重、细节验真等确认工作,防止重复打印报销和发票内容的二次编辑,确保合规、准确地进行票据管理。

除优化报销制度外,企业还需根据具体业务,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可以升级记账软件的电子票据管理模块,应对电子票据发展;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开发、自行开发等模式,将票据电子化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ERP系统)、财务报销平台、财务共享中心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财税处理效率。

“风险级别”影响发票领用

在征求意见稿中,“风险级别”成为影响纳税人顺利领用发票的重要因素。如果该条款最终实施,将是纳税人风险等级首次在发票管理办法中的应用。在此之前,部分省级税务机关已经在辖区内开展了按照纳税人风险等级分级管理发票申领的工作。以纳税人风险等级作为评判依据的发票管理,很可能成为常态。

以风险为导向的发票申领管理,将有利于重视风险管理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实务中,部分快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如果在日常经营中重视财税规范管理,不存在明显的涉税风险,那么将可以“按需申领”增值税发票,满足日常经营中的发票需求。

发票管理与纳税人风险等级的有机结合,还对企业日常的财税处理提出更高的合规要求。企业如果缺乏财税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粗放管理,在后续的发票申领及管理中,将面临税务系统的“自动化管控”。因此,企业需要全面审视自身税务合规内控建设水平,对因自身税务风险可能引发的财税问题,做出足够的预判,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高企业财税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中汇盛胜(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