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收管理:数据贯通 税种联动 业务协同
2021年07月28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7 作者:常新
房地产行业因产业链条长、涉及税种多、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税收征管的难点。房地产行业链条长,目前以单税种、单事项管理为主的征管模式,信息不完整、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税源底数不清、办税事项繁杂、税收监管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关于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和精诚共治的要求,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打造“智慧税务”的规划,改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以内外部信息集成和应用为驱动,把土地取得、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和保有各个环节的各个税收事项贯通起来,实现数据贯通、税种联动、业务协同,提升税收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一是税源管理全覆盖、精细化。应健全内外部数据共享共用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税源数据的采集,高度集成有关税收数据和自然资源、住建、规划、发改等部门第三方数据,建好税源数据库,全面掌握税源底数,夯实税种管理基础。具体而言,就是以不动产单元号为标识,抓住宗地、房屋、项目等关键要素,建立“宗地—项目—楼栋—不动产单元”四层架构的房地产税源数据库。同时,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以项目控税、以票控税,房地产交易和保有环节以地控税、以房控税、先税后证等手段,做好税源动态管理,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保有全生命周期税源变化情况,支撑多税种多环节联动管理。
二是风险管理全环节、精准化。通过数据贯通和税种联动,实现在土地取得、开发建设、交易和保有全环节相关税收风险管理一体化。通过建立风险指标及应对机制,实现各类风险精准监管。各环节风险管理的重点如下:
在土地取得环节,利用农地转用信息,跟踪耕地占用税申报征收情况;利用土地出让信息,跟踪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申报征收情况。
在开发建设环节,以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发票管理为抓手,集成相关部门的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网签数据以及税务部门的发票数据和增值税、所得税数据,建立数据关联关系,监控建筑项目的环境保护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监控开发项目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实现各环节自动监控和提醒,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清算效能。
在交易环节,推进核心征管系统与政府数字政务系统、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登记系统、住建网签系统等无缝对接,实现房地产交易税费“一表申报、集成管理”。对于增量房交易税收,联网实时查询相关部门婚姻、住房、拆迁、财产分割等信息,校验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资格。集成有关信息,自动生成免填单申报表,辅助契税、印花税申报,并向不动产登记部门实时推送契税征免信息;对于存量房交易税收,联网实时查询相关部门家庭、婚姻、住房、财产分割等信息,校验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资格,利用批量评估功能,评估、调整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集成有关信息,自动生成免填单申报表,完成买卖双方税费征收,并向不动产登记部门实时推送契税征免信息。
在保有环节,实施以地控税和以房控税,加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利用增量房、存量房和土地的契税征免信息,监控保有环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征收情况。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作者系第五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