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税务携手法院 海安强化司法案件税收监管

中国税务报:税务携手法院 海安强化司法案件税收监管

税务携手法院 海安强化司法案件税收监管

2022年06月07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6        作者:孙杨洋 本报记者 赵小行

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海安市税务局了解到,该局与法院等部门加强协作,建立“税务+司法”联动机制,通过加强部门间信息联络和互动,及时获知涉税案件动态,对破产企业和被执行人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涉税费征收和涉税服务事项提前介入,确保涉税案件税款不流失。

据统计,“税务+司法”联动机制建立近两年时间以来,海安市税务局已对58户破产案件企业、85户司法强制执行案件涉及企业,实施针对性税费征管措施,共征收入库涉案税费1亿余元。

“机制建立以前,由于税务机关难以及时掌握涉及土地、房屋等司法拍卖案件的有关信息和动态,因此涉税司法案件存在税款流失风险。”海安市税务局局长傅晓军说。

为此,海安市税务局与海安市人民法院金融庭、法院执行局等部门多次联络,召开联席会议,会商制定了《关于企业破产(强制清算)涉税协调工作的实施意见》《民事司法强制执行非破产企业资产处置涉税处理信息互换联动的会议纪要》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

税务部门和法院明确,双方建立相关案件动态信息传递平台,定期传送破产企业资产处置、强制执行资产处置案件的相关信息。双方还对税务机关介入案件的时机、程序、涉案企业资产成本确认、资产重置评估和涉案处置资产税费确认及征收等具体事项和操作办法进行了明确。

联动机制建立后,法院审理的破产案件和强制执行类涉税案件的税费征收事项,税务机关由事后介入实现了全程监控和管理。

不久前,该局收到了当地法院传递的一条债务纠纷案件信息:海安市S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为其他企业作担保,后因被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相关债权人因此向法院申请该公司作为担保方偿还债务,法院依法裁定该企业清偿相关债务。

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林某随后来到税务机关进行了案件情况说明,并表示企业急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希望税务机关能尽快确定企业偿还债务和处置资产过程中的税费总额,这样法院就能及早召开债权人会议,尽快完成债务偿还事项,使双方达成和解。

了解情况后,海安市税务局迅速利用联动信息数据平台,获取该企业资产处置情况、资产评估报告等资料,在向法院核实案件进展情况后,该局组织税务人员启动了企业涉案资产处置涉税业务快速处理机制。针对该企业部分土地资产因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导致土地成本不能准确提供、相关企业资产税费金额无法确定等情况,税务人员经过多次研讨,结合市场情况,最终形成了公允方案,确定企业处置资产的重置成本后,准确计算出了该企业处置资产和偿还债务的税费总额。最终,该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债权人和S公司达成了和解。S公司清偿债务过程中涉及的1100多万元税费也全部及时缴纳入库。

傅晓军表示,今后,海安市税务局将继续加强与司法部门在破产案件、资产处置等方面协作,通过进一步提高联动机制运转效率,拓展双向协作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多方共赢。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