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2年06月22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2 作者:
作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两个多月来,各级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成效日渐显现。在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过程中,各省(区、市)税务部门推出了哪些亮点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对持续做好留抵退税工作有什么思考?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省局‘一把手’说退税”栏目,邀请各省(区、市)税务局“一把手”,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对下步退税工作提出建议。
北京篇 以首善标准落准落稳留抵退税
2022年06月22日 版次:02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有乾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结合全市留抵退税企业“体量大、金额高、总部集中”的特点,坚持首善标准,主动作为、锐意攻坚,采取实打实、硬碰硬的举措,让“真金白银”以最快速度直达企业,助力稳住北京宏观经济大盘。4月1日至6月14日,全市已有5.8万户纳税人收到留抵退税款587亿多元。
“一个聚焦”凝聚退税合力。牢固树立“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理念,聚焦“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首善税务机关创建,以首善标准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市、区两级税务部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并持续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制度,梳理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到点验收,确保责任从上到下一贯到底、任务逐级落地。与此同时,市、区两级税务局党委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退税资金安排、大额疑难退税、重大风险隐患等情况,最大限度争取工作支持;加强与市财政、人行、市场监管、公安和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财税银直联快办工作机制,先后5次启动退库应急预案,并通过共享数据信息、开辟绿色通道、联合查处骗取留抵退税案件等有力措施,确保实现“退快、退准、退稳、退好”的目标。
“两大特色”优化退税体验。充分运用智慧北京税务建设成果,以数据效用的深度挖掘、跨部门数据资源链接和场景化应用融合为驱动,确保纳税人高效便捷享受政策红利。一是“定制e服务”推动政策直达快享。高度集中整合各类税费支持政策,创新建设“定制e服务”消息互动中心,为156万户纳税人精准推送留抵退税政策,提供专属化、定制化的服务,并通过大数据筛查分析,及时发现和主动对接困难突出企业,“一对一”讲解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智能算税”助力政策应享易享。积极打通纳税人、税务、银行、国库间“链路”,在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办理、国库退付等全过程取消纸质资料流转,实现了全链条、跨部门的电子化秒级数据传递。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先后完成核心征管系统、电子税务局功能的迭代升级,实现了申报表的“一页预填”、减税数据的“自动计算”,大大增强了纳税人端数据填报的精准度,有效提高了税务端退税审核的效率。
“三项举措”提升退税质效。将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与贯彻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紧密结合,推出一系列获得感强、优化成效显著的举措。一是“一册三表”多层次精准布局。制定《留抵退税分类分批分期引导实施方案》,细化梳理环节任务,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分层归类,建立健全留抵退税纳税人清册、留抵退税资源全量表、留抵退税资源分析表、留抵退税资源确认表“一册三表”,确保符合条件企业“一户不落”。特别是4月以来,市、区两级税务部门上下联动,双向验证各月可退税资源,分行业、分类型辅导企业做好退税准备,持续提高退税审核效率。二是“线上线下”立体化优化服务。按照“线上全覆盖、线下无死角”,在电子税务局推出“在线导办”功能,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集咨询、导税、预审于一体的沉浸式导办服务,并招募税法宣传志愿者2600余人,有力拓展了税费政策纵深传播的渠道。同时,在办税服务厅设立退税减税专窗、专区、绿色通道,疫情期间采取“先行办理、事后补章”等多项容缺办理措施,并为纳税人提供三方协议扣款、异地三方协议缴税、微信发送缴费二维码等多元缴税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提高办税效率。三是“部门联动”全方位筑牢防线。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先后建立27个风险筛查模型,依托人机结合方式强化风险预警,对风险企业逐户进行研判和排查,并会同公安、检察、海关、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制发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从严从快查办相关案件,持续形成震慑,切实做到“无风险早退快退、有风险严防严管”。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检查高风险留抵退税企业110户,认定骗取留抵退税43户,查补税款近2400万元;与市公安经侦部门联合破获某广告有限公司骗取留抵退税案,一举抓获团伙犯罪嫌疑人4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涉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湖北篇 提速提效提能 激发助企纾困效应
2022年06月22日 版次:02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钟油子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以来,湖北省税务系统自觉扛牢政治责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确保既退得快退得准,又退得稳退得好”的要求,全力打赢打好留抵退税攻坚战,为助推湖北经济再续精彩作出了贡献。
千方百计落实落细上级要求。一是“精简达”提速,让纳税人更“快”享受政策红利。“精”——依托税收大数据,通过智能画像、靶向定位,批量生成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精准推送留抵退税政策。“简”——进一步精简资料,简化流程,实行“靶向定位—主动提醒—快速退税—事后监管”模式,有效防范骗取留抵退税风险。“达”——建立留抵退税协同保障机制,做到税务部门核准退税与财政部门退税保障资金相匹配,推动形成精诚共治的局面,确保纳税人应退尽退、直达快享。二是“点对点”提效,让纳税人更“准”契合发展布局。组建留抵退税专业化工作团队,“点对点”辅导办理退税、分析政策效应。聚焦湖北“光芯屏端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针对个性化需求,专人跟踪解决退税实务操作、资金保障、会计核算等方面问题,提高退税效率。密切跟踪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重点企业退税资金投向,开展政策效应分析,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产扩能,激活政策效应。三是“智慧办”提能,让纳税人体验更“优”营商环境。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渠道,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退税政策要点、热点问答等,实现政策宣传辅导全覆盖。提供“远程办”“码上办”“上门办”等多样化服务,创新退税服务举措。从“事前审、事中防、事后打”三个层面分别编写工作指引,创新审核工作法,构建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对风险企业“快识别、快预警、快应对、快查处”,持续释放严厉打击恶意骗税的强烈信号,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助企纾困政策效应有力激发。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两个多月来,政策助企纾困效应在湖北有效激发,成为当前提振经济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一是暖企稳岗惠民作用发挥。经对湖北省近万户已退税企业开展问卷调查,35%的留抵退税资金被企业用于发放职工工资,21.34%被用于购买原材料复产,19.17%被用于偿还货款资金,这表明留抵退税政策对保民生稳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二是助企纾困解难效应显现。比如,作为湖北经济重要支柱的汽车制造业,因为缺“芯”和疫情冲击,部分企业一度面临停产的困境;再如,旅游、酒店住宿等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业务停止,没有营收,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后,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大量现金流,成为当前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最有效方式。三是有效激发企业活力。落实落细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为湖北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市场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兴业。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均有增加,实现恢复增长。
处理好“三个关系”持续推进下步工作。一是处理好组织收入与落实政策之间的关系。组织收入与完成好留抵退税工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将会为市场主体释放巨大红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培植税源;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保障国家财力,是税务部门的神圣使命。这两者都是税务部门职责所在,必须做到应退尽退、应收尽收。二是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短期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地方财政支出会面临较大压力;但长远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相当于为市场主体供氧、输血,有助于增强市场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宏观经济大盘稳定。因此,要坚定信心,不折不扣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三是处理好加快退税速度与有效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防范风险是做好留抵退税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加快政策落实速度,有助于让市场主体更快、更早享受政策红利,这是出于市场主体现实的需要,也是对税务部门工作的考验。不法分子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不仅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会降低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这要求我们既要增强政策直达快享的大局意识,又要坚持防范风险的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