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09-29 我要评论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号

日期:2019.1.31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姓名:

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被投资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

汇总地

非汇总地

1

2

3

4

5

项目

行次

金额/比例

一、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合计

1

二、应调整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2=3+4+5+6)

2

(一)投资者减除费用

3

(二)专项扣除

4

(三)专项附加扣除

5

(四)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6

三、应调整的其他项目

7

四、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8=1+2+7)

8

五、税率(%)

9

六、速算扣除数

10

七、应纳税额(11=8×9-10)

11

八、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2

九、已缴税额

13

十、应补/退税额(14=11-12-13)

14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

经办人:

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

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受理人:

  

受理税务机关(章):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填表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办理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总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二、报送期限

         纳税人从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应当于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年度汇总纳税申报。

         三、本表各栏填写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2.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被投资单位信息

         1.名称:填写被投资单位法定名称的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被投资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填写投资者从其各投资单位取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三)表内各行填写

         1.第1行“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合计”:填写投资者从其各投资单位取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金额。

         2.第2~6行“应调整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填写按规定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金额。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用负数表示。

         (1)第3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投资者减除费用的金额。

         (2)第4行“专项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合计金额。

         (3)第5行“专项附加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的合计金额。

         (4)第6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以及国务院规定其他可以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

         3.第7行“应调整的其他项目”:填写按规定应予调整的其他项目的合计金额。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用负数表示。

         4.第8行“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8行=第1行+第2行+第7行。

         5.第9~10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6.第11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

         7.第1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8.第13行“已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年度累计已缴纳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9.第14行“应补/退税额”:按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

         四、其他事项说明

         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