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新闻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沟通协作,一体化防控稽查风险

中国税务报:沟通协作,一体化防控稽查风险

11-29 中国税务报 我要评论

沟通协作,一体化防控稽查风险

2022年11月29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7        作者:姜雁 煜宁

“这个案子与我们上次办的那个案子情况相似,是不是还采用那个检查方法?”“我觉得这个案子更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突破点。”……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嘉兴市税务局稽查局一间办公室里,几名稽查人员你一言我一语,正在进行团队化办案。

一段时间以来,嘉兴市税务稽查部门根据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税务稽查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市税务局稽查局为牵引,以跨区域稽查局为支点,分别按案源、检查、审理、执行的稽查四环节为条线单位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同时汇集各稽查局的专职纪检员之力构建稽查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一体化稽查格局,推动案件高质高效查办。

选案协作。以案源协同为抓手,成立稽查分析研判团队,收集各类涉税数据、信息和线索,再结合行业、区域特点进行归纳分类,设立指标参数,搭建选案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指标初筛“海选”、深入分析“精选”、查前“靶向定位”的“三步选案法”,提升选案精准性。在今年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违法行为工作中,稽查分析研判团队聚焦5个特征指标,在全市近2万户企业名单中筛选出202户疑点企业,经过两次“过滤”,最终对28户高风险企业立案检查。截至目前,相关案件的选案准确率、查实率、查结率均为100%。

检查协作。一方面,从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出发,制定“红黄绿”案件时效管理办法,将在办稽查案件根据办理时限长短分为红、黄、绿三类,通过案源协同实行“一月一通报”联合管理制度:对办案时间在3个月内的“绿色”案件做好跟踪管理;对超过3个月但未超过6个月的“黄色”案件发放提醒单;对超过6个月的“红色”案件,要求案件所处环节负责人明确办结时间,签订承诺书。同时,细化检查、审理、执行各环节的办理时限。这些举措实施以来,全市税务稽查案件办理时效显著提升,红色案件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针对全市税务稽查队伍中年轻人较多,稽查经验较少的情况,研究制定税务稽查案件团队化检查办法,将两人一组的主辅查检查方式变为多人组合的团队化检查方式,由团队组长担任主查,并负责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和指导。对全市重点税源行业、特色行业的检查,由市局稽查局或跨区域稽查局牵头组建检查团队,其他稽查局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分析行业涉税风险。基于这种团队化检查机制,嘉兴市税务稽查部门不仅通过成功查处个案,完善了房地产行业检查指引,而且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检查人员办案技能不断提升。在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违法行为、护航发票电子化工作中,团队化检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挽回大量税款损失。

审理协作。一方面,依托审理协同和稽查案件“会诊”办法,对有疑难问题、法律关系复杂又难以把握的个案,开展多部门联合会诊,为案件的定性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此举有效提升了案件诊断的精准性。今年以来,全市税务稽查部门开展联合会诊5次,邀请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共同探讨案件审理适用规定,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审理协同会议,对骗取留抵退税案件处罚标准、虚开发票税款数额确定、发票案件移送标准等十几个问题达成统一意见,明确具体实施口径,确保每类案件有据可依,使各稽查审理部门的审理水平和协同能力都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就税务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案件移送问题,全市各税务稽查审理部门群策群力,积极推动完善稽查案件移送管理制度。

执行协作。针对执行难案件,建立执行环节定期分享机制,多部门共同研究执行对策,对执行环节中个人资产查询难、强制执行难等问题,集中讨论,逐个突破。同时,由市税务局稽查局执行部门对积案按清理难度分类,在每月协同会上通报,由各稽查执行部门分级清理,将积案清理工作量化、可视化,大大提升稽查案件的执行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税务稽查部门已清理积案108件,清理率达93.1%。

监督协作。一是立足当地稽查工作实际,市税务局稽查局和跨区域稽查局联合制定监督工作项目清单,成立项目化监督工作组,从执法程序、工作质效、工作纪律等方面“一月一监督”,今年累计已开展专项监督项目19个,发现问题35个,发放提醒单13份。截至目前,有关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实行查前告知制度,要求检查人员在依法向被查对象送达检查通知书的同时,一并发放纳税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和廉政情况监督卡,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今年以来,嘉兴税务稽查部门对“一书一卡”制度升级,将传统的邮寄回访反馈升级为电子扫码反馈,使监督回复率大幅提升。三是以短视频形式拍摄典型案例,开展经常性廉政风险警示教育,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以案为鉴,教育引导稽查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