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新闻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OECD发布首份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手册

中国税务报:OECD发布首份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手册

10-21 中国税务报 我要评论

OECD发布首份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手册

2022年10月21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8        作者:来彦鸣

9月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首份《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手册》(以下简称“双边APA手册”)。据了解,这份手册是税收征管论坛(FTA)税收确定性工作计划的一部分,由FTA相互协商程序(MAP)论坛,及其关于确定预约定价安排流程改进焦点小组共同编制,旨在减少各辖区因双边APA流程差异造成的问题,提高税收确定性。

什么是双边APA?

预约定价安排(APA)是通过事前安排,在受控交易发生前确定一组适当的标准(比如方法、可比物及其适当调整、对未来事件的关键假设等),以此确定固定期间内这些交易的转让定价,减少税企争议。APA通常由纳税人正式发起,需要纳税人、一个或多个关联企业、一个或多个税务机关参与谈判,是解决转让定价问题、提高税收确定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按照参与的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数量,APA可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三种类型。从国际和国内实践来看,单边APA和双边APA较为常见。以我国为例,税务总局发布的《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2020)》显示,2005年—2020年,我国共签署116例单边APA、90例双边APA,分别占APA总数的56.31%和43.69%。

双边APA往往涉及两个税收管辖区,可能需要根据税收协定、协议或者安排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启动相互协商程序。因此,相对于单边APA,达成双边APA所需的时间往往更长。OECD调查显示,多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支持在当前和未来通过双边APA的方式,解决转让定价问题。但在实践中,双边APA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相较于单边APA而言,双边APA耗时较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耗费资源较多。

双边APA手册主要内容有哪些?

双边APA手册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背景介绍,主要介绍发布该手册的目的、简化双边APA程序的必要性等背景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什么是有效的双边APA流程。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端到端的双边APA流程、各辖区方法的差异、与双边APA流程特定部分相关的最佳实践和相关建议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与双边APA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审计与双边APA的交互作用、双边APA更新等。最后是附件部分,提供了一系列模板文件,这些文件在性质上是通用的,仅供参考,各辖区可在考虑自身具体情况和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使用。

双边APA手册中还列示了29项最佳实践,旨在通过一些方式简化双边APA流程。具体来说,尽可能减轻因各辖区双边APA流程差异而造成的延迟;通过确保税务主管当局能够同时以相同的形式获得相同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在整个双边APA流程中,提高税务主管当局和纳税人之间的透明度;确保税务主管当局和纳税人在双边APA流程的每个阶段,对所需资源和达成安排的预期时间框架有合理的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辖区存在差异,这些最佳实践可能存在不适用的情况。在评估某项最佳实践是否适合实施时,各辖区应考虑其自身双边APA流程的情况,以及每个单独的双边APA的独特性,适当应用最佳实践,灵活改进当前双边APA流程。

与OECD其他指南有何关系?

双边APA手册强调,各辖区税务主管当局和纳税人在使用这份手册时,要特别注意这份手册与其他OECD指南的关系。双边APA手册不会也不打算修改、限制或扩展任何税收协定条款中包含的任何权利或义务。同时,双边APA手册中包含的信息是对当前OECD税收协定范本、OECD转让定价指南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指南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双边APA手册及其所包含的最佳实践,不应影响FTA相互协商程序(MAP)论坛就BEPS第14项行动计划最低标准制定的要求、最佳实践或程序。

此外,如果双边APA手册中的任何陈述或信息与税收协定、OECD税收协定范本、OECD转让定价指南或BEPS第14项行动计划最终报告相冲突,应以后者为准。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钱塘区税务局)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