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资料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信息督审:“数字化领导者”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税务报:信息督审:“数字化领导者”带来哪些启示

12-14 数字化 我要评论

信息督审:“数字化领导者”带来哪些启示

2022年12月14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6        作者:弓弢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发展之快、辐射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数字”一词,呼应了数字时代的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擘画了数字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的实现路径。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有关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要求。税务督察内审部门应积极开展数字化督审实践,以信息督审护航税收现代化。

以增强数字化驱动赋能信息督审。商业咨询机构甫瀚咨询于2021年2月开展了下一代内部审计全球调查。超过870名内部审计领导者和专业人员完成调查,其中包括336名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总监。调查表明,那些被定义为“数字化领导者”的企业及内审部门拥有远超同侪的高数字化成熟度,正在下一代内部审计实践中获得巨大收益。这启示我们,应充分学习借鉴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三线模型等国际经验和理念,以风险为导向,以治理为目标,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按照“业务梳理+行为留痕+指标构建+数据集成+态势分析”的思路,研究建立全国税务系统内部风险分析评价机制,按区域、事项、税种、岗位等维度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分析评价,量化风险大小、研判风险等级,实现风险高低横向可比较,风险变化纵向可追踪,并将分析评价结果推送决策人端,直观展示、动态更新、及时预警。一是全面深度体检,以大数据为支撑,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隐患,撬动业务主责部门强化内部控制,落实“风险发现、任务推送、任务应对、监督检查”四个有人管,切实防范风险。二是优化督审机制,根据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督,强化集约监督、重点监督、精准监督,持续深入发挥治理效能。三是服务领导决策,为各级税务局决策人端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开展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促进从严治税管队。

以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信息督审。不断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逐步推动从“经验分析”到“人机结合分析”再到“自动分析”的转变,实现内生化防控、精细化分析、智能化工作。一是高级分析,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研究规则算法、分析手段,建立完善全国税务系统统一适用的内部风险分析评价模型,使用趋势与结构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关联分析法、孤立点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并逐步增加数据的使用率。二是自动化,随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普及,督审部门可以借以改善审计质量、扩大审计范围以及实现常规审计业务的自动化,提高督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三是人工智能,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按照人工智能引擎架构,提高数据汇聚广阔度,加大审计知识面的生产和积累力度,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服务,为整个审计生命周期,包括风险评估和规划、范围界定、发现、考察、报告、跟进和监测,提供帮助和价值,改变我们使用数据完成督审活动的方式。

以应对数字化风险带动信息督审。区别于传统风险,数字风险广泛存在于组织的方方面面,不局限于特定业务;数字风险复杂性高,决定了应对风险的难度更大;数字风险带来负面影响的速度远高于传统风险。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与近百位知名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访谈后,发布《聚焦风险2020》指出,在最值得关注的11类风险中就有网络安全、数据保护、业务连续性、数据和新技术、数据伦理5类风险与网络和数据技术直接相关,其余6类风险也有潜在的关联。近年来,税务总局党委部署开展信息化项目审计及运维服务审计调查等,持续加强审计监督。督审部门要成为应对数字风险的关键助力,一是吃透发票电子化改革建设规划,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关键举措和所涉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胜任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二是同征管科技、数据风险、电税中心等部门密切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对风险的统一认识,建立防线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利用持续审计手段和技术,实施数据控制措施,发挥督审在数据合规、信息安全、化解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督察内审司)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