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税务:构建信息交换机制深挖行业涉税风险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 2021年01月15日
2020年,黔南州税务局以发现和防控纳税人的涉税风险为已任,逐步形成“构建信息交换机制、深挖行业涉税风险”的模式,通过“面上分析、点上突破、综合排序、上下互动、分批推进”的方式,不断增强对纳税人申报真实性的分析预判能力。同时,该局以经营业务相对简单、外部信息易于获取的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为突破口,以期从源头上堵塞税收漏洞,提高税收征收率,积累大数据背景下的征管经验。
打通部门信息壁垒。信息壁垒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会给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带来一定的盲区,是偷逃税款的一种“天然途径”。为此,该局一直在致力打通这种壁垒,横向上着力加强与同级市监、住建、国土、公安、交通、大数据等外部门的工作联系,逐步形成并夯实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税环境。
明确事前思路原则。针对驾驶培训行业特点,该局明确以“一个重点”、抓住“两个核心”、进行“三方比对”的方式开展风险分析和应对。“一个重点”:以测算分析纳税人营业收入为重点;“两个核心”:以确定出证(报名)人数和收费价格为核心;“三方比对”:比对“税企双方”和第三方数据。
创建风险指标体系。通过对驾培行业涉税数据的整理,发现该行业在税收上有“收入申报风险”“税费缴纳风险”“基础信息风险”等三类风险,将“收入申报风险”作为核心风险类,设计了“隐匿收入”“两税收入不匹配”“发票开具申报不实”等3个指标以及其他两类风险的10个指标,并编写出相应的数据提取脚本。
开展总体风险评估。以有税务登记且状态正常的纳税人清册为底册,逐一比对从外部门获取到的名册,确定最终清册。从系统模糊匹配出来的纳税人有101户,经人工核实,将同时在税务、交通、交警等三部门登记的66户驾校作为最终分析对象。对提取的指标经过指数化处理后,计算得到该行业的涉税风险指数平均为51.9(指数值介于0-100之间),风险指数超过60的有26户(最高的为78);存在隐匿收入风险的纳税人共有55户,占总户数的83%,2017-2019年少申报收入3.3亿元,占应申报收入的37%。
有序推进风险任务。为减轻基层负担和提高命中率,分“三步走”:第一步,成立两个应对小组,对都匀市局两户风险较大的企业开展应对,以达到验证数据、总结经验的目的;第二步,召开全州驾校风险工作专项会议,以达到学习培训、统一步调的目的;第三步,根据前期开展情况,重新修正指标体系和进行数据提取,最后分县市区局依次推送风险靠前的纳税人。
取得三项成效:一是进一步厘清了风险管理思路。通过这次对驾培行业的涉税风险分析和应对,该局针对风险主题制定不同的思路原则,是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获取更多有效的第三方涉税信息,是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招;区别对待不同风险等级的任务,是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二是巩固和深化了纳税人涉税风险防控的模式及方式。通过打通信息壁垒、明确行业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开展总体评估、推进风险任务,形成了系统有效的行业风险评估体系,为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积累了行业风险分析的丰富经验。通过对特定行业、特定风险点、特定指标体系的分析评估应对,既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税收管理,又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其他行业、其他领域风险防控提供有效借鉴。
(来源:黔南州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