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案例 > 全国  >  中国税务杂志社:案例 | 多部委打虚打骗专项行动,不到两年挽回税收损失600多亿元

中国税务杂志社:案例 | 多部委打虚打骗专项行动,不到两年挽回税收损失600多亿元

案例 | 多部委打虚打骗专项行动,不到两年挽回税收损失600多亿元

日期:2020.8.24

来源:第一财经APP 中国税务杂志社

8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5起打击骗税案例,其中在重庆查出一起虚开发票案件,涉及7个虚开团伙、12个市县,最终在税警合作下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截至7月底该案件涉案金额71.8亿元。

这只是税务总局、公安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开展打虚打骗专项行动的一个案例。近些年受经济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虚开发票和骗税呈现高发态势,为了维护国家税收安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部委自2018年8月开展了为期2年的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打击骗税行为维持高压态势。

该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以及没有具备条件只为骗取税收优惠政策的“假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近日在《求是》撰文称,对上述“三假”违法行为要“紧盯不放,狠狠打击”。

王军表示,从2018年8月至今年6月底,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开展打虚打骗专项行动,共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25.4万户,涉及税额2600亿元,挽回税收损失600多亿元,配合公安机关对1643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有3131名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安全,营造了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晓林总结,当前虚开骗税违法呈现出以下态势:一是“空壳企业”成为虚开发票主要载体;二是虚开企业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进行申报简单粗暴地对外虚开,成为虚开主要方式;三是“走逃失联”成为逃避打击主要方法;四是“配单配票”成为骗取出口退税主要手段。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利用大数据开展集中选案,精准确定涉嫌虚开和骗税的高风险案源,然后集中优势资源打击团伙作案,采取区域联动方式来打击跨区域违法犯罪,通过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专业优势、公安部门的侦查优势、海关部门的情报优势和人民银行的数据优势,形成全面覆盖虚开骗税所涉及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打击网络。

来源:第一财经APP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