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将严查IPO“带病闯关”,IPO短期进入撤回高峰期 税务内控有缺陷 “税务疾病”易出现
2021年04月02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通讯员 叶林蔚 刘春燕
以金融证券数据为核心的Wind数据库显示,截至3月底,2021年主动撤回在科创板IPO的公司有30家,主动撤回在创业板IPO的公司有45家。专家分析,IPO短期进入到撤回高峰期,部分企业“带病闯关”是引起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的“税务疾病”尤其值得关注。
现象:
内控有缺陷,企业折戟上市路
R公司是一家芯片设计企业,于2020年6月提出科创板注册上市申请,2021年1月底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值得关注的是,从R公司在问询函回复中披露的内容来看,R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申报资料,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给予其罚款处罚。对此,上交所要求R公司说明其行政处罚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还要说明是否已经整改到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得到有效执行。
对此,德勤中国税务总监段从军分析,证交所关注的不是税务部门给予的罚款本身,而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同安区税务局法制科的张秋月处理过很多税收违规案件。她告诉记者,其实不少企业出现的税收违规行为看起来并不严重,只是一些日常性、基础性事务,但越是这样,越能反映出企业的税务内控存在缺陷。
税务内控不健全,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位于厦门市的H公司主要从事机动车燃油零售。2020年4月,H公司因保管不善,丢失企业冠名机打卷式发票34000多份。税务人员接到企业报告后立即核实情况。由于H公司丢失发票行为属于特别严重情节,税务机关依法对其处以20000元的罚款,将该处罚信息予以公示并报送信用部门,同时对该公司2020年度纳税信用按照纳税信用评价指标扣减3分。“H公司丢失几万份发票,其税务内控存在的漏洞显而易见。”张秋月说。
对企业来说,内控制度是否得以有效执行,关乎其未来能否健康发展。尤其是拟上市公司,一旦存在内控缺陷,上市后很有可能引发重大涉税违法违规,对投资者、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拟上市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就应当关注自身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其健全、有效,切勿忽视纳税申报、注销登记等常规性事务的处理,以免成为日后上市的阻碍。
分析:
认识有误区,税务风险易出现
不少企业认为,只要按时缴纳税款,企业就不会存在税务风险。其实,税务风险管理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大到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战略规划,小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税务风险管理无处不在。这就要求企业在税务内控建设时,注重企业税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整合,做好日常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收优惠申请等常规性工作,在重大交易的税务安排上更要保持交流畅通,以免引发税务风险。
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蔡成城,是浙江省瑞安市税务局税务干部。结合实务经验,他建议企业定期开展内部税务健康检查,评估潜在税务风险并及时整改。在进行税务健康检查时,可着重关注企业是否符合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股权转让、投资等事项的税务处理是否合规,比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扣缴收入额全年总计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的工资薪金支出总额之间的匹配性,比对企业所得税申报的营业收入总额与增值税申报的销售额之间的匹配性,印花税、房产税、契税等税种的申报流程是否规范、计算方法是否正确,不同产品、服务适用税率是否准确等等。
德勤中国税务总监段从军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拟上市公司在财务合规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只要财务数据真实就可以了,税务合规与申请上市没有多大关联。实际上,这样的认知偏差不仅影响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还可能给企业未来上市带来无法逾越的障碍。
建议:
改革渐深入,高度重视合规性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证交所对企业上市申请的税务合规关注度越来越高。
根据某家上市审核中止的科技企业披露的信息,证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到了24个问题,其中有9个问题与税务直接或间接相关。税务问询在上市审核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拟上市公司开展的重大重组事项税务处理是否合规、享受的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销售收入与相关税额之间是否具有匹配性等,都已成为证交所的关注重点。
段从军说,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目标的背景下,拟上市公司应当尽快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把好税务合规关,才能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的要求。
内控缺陷是个“硬伤”
2021年04月02日 版次:08 作者:孙斌 张可可 整理
■跟帖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总会计师李轶超:对企业来说,税务内控缺陷是个“硬伤”。上市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并付诸切实的行动,有效防范涉税风险,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吴洁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不断提醒拟上市公司,应将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合法经营,诚信纳税,切勿让内控缺陷成为企业成长中的绊脚石。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高级主管戴重辉:在处理资本市场关系时,上市公司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做到靠得住、不含糊、守信用、重诚实。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易素琴:上市公司强化税务内控能力,需要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程序出发,将税法对纳税人的各项要求内化为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形成固化的管理流程及标准,并定期对内控制度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开展检查,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温州华特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阮棉友: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这几个案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企业应始终高度重视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在完善内控的基础上,扎实稳妥推进上市计划。
◎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黄新伟:在国家鼓励集成电路企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的背景下,R公司却被终止上市,这一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百丞税务服务公司总经理董华:上市公司的税务管理不能只关注降低税务成本,更应注意防控税务风险,构建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的税务管理岗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处理各类涉税风险。
◎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顾春晓:纳税信用,是衡量上市公司信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如果存在税务“疾病”,其纳税信用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是上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