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陶明坤劳模工作室:“稽查特种兵”的“破”与“立”

中国税务报:陶明坤劳模工作室:“稽查特种兵”的“破”与“立”

陶明坤劳模工作室:“稽查特种兵”的“破”与“立”

2022年08月29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3        作者:崔昊 李曜堃

陶明坤劳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现有成员19人,40岁以下青年占比74%,2017年被南京市总工会命名为南京市陶明坤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领衔人陶明坤,男,汉族,52岁,1991年8月参加税务工作,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四级调研员,2015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2021年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2022年获敬业奉献“江苏好人”称号。

走进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二楼的警税联合办案中心,只见一张硕大的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和利益连接图……这里是南京税务稽查的“分析研判中枢”,也是陶明坤劳模工作室的“主战场”之一。

多年来,工作室成员与公安、人行等多部门联合攻坚,严查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在同事看来,他们不仅是拥有赫赫战功的“稽查特种兵”,更是在实践中探索税务稽查数字化、信息化、情报化战法的“排头兵”。

铁腕破案,立“一图五库”情报战法

2002年初,为集中研判税务稽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原南京市国税局从稽查案源、检查、执行等岗位挑选了6名业务精英,组建“创新小组”。这是一支能查善战的年轻力量,32岁的陶明坤作为牵头人,带领小组以课题、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管理创新和信息化稽查攻关。2015年,陶明坤获评南京市劳动模范,为弘扬劳模精神,原南京市国税局将“创新小组”正式命名为陶明坤劳模工作室。

2015年11月的一天上午,南京市某炼油厂财务人员小张接到了一位陌生女士的上门投诉,称该公司开具的一沓发票无法正常报销。小张按照其中一张发票的纳税人识别号进行搜索,发现这张发票的抬头虽然是自家企业,却无法搜索到相关信息。小张很疑惑,要求对复印发票进行核对。

接到炼油厂报案后,陶明坤仔细分析发票复印件的相关要素。他敏锐察觉到,这极有可能涉及发票虚开。原南京市国税局稽查局对该案高度重视,委派陶明坤劳模工作室牵头负责,并抽调全局业务骨干合力追查。工作室整理比对涉案企业相关数据,在数万份发票中抽丝剥茧,发现案件线索。随后,他们联合公安部门开展警税联合办案,历时半年多,打掉了隐藏于江苏大丰和深圳的两个虚开团伙,抓获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52人。

“这个团队非常拼!工作上讲效率、讲配合、讲创新,与他们合作后,我们捷报频传。”谈起陶明坤工作室,南京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大队副队长韩路赞许道。近年来,陶明坤劳模工作室与公安部门联合破获了7个虚开骗税团伙案件及近百个个案,相关案件抓捕涉案嫌疑人100多人。

在实践中,工作室成员举一反三,总结办案经验,在全国率先理清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时间差骗抵税款的新型作案手法,并摸索出打虚打骗案件“一图五库”全新情报战法。“简单来说,就是从大数据里面‘淘金’。”陶明坤解释,“一图五库”情报战法是通过整合稽查情报,建立案件人员关系图,将涉案企业库、人员库、银行账号库、证据索引库、开票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归档和数据挖掘,为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提供数据情报支撑。

“一图五库”情报战法在全国是首创,并且从稽查辐射到征管,从税务辐射到公安,在多地警税联合办案中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工作室成功应用“一图五库”情报战法协调各部门查实涉及浙江、上海、广西等十多个省市的“4·24专案”,该案涉及虚开金额102亿元,税款17亿多元。

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稽查手段要不断创新,实现提前预警、主动规范。工作室成员加强对税收、财会、证券、外贸等知识的学习,注重对涉税案件进行系统性研判分析。近期,工作室对多起股权交易举报案件开展集中研判,摸清了偷税漏税“新套路”,预判涉案税款超过25亿元,目前已查实入库7.5亿元。

破“刻板印象”,创“阳光税线”品牌

“您认为我们的执法程序是否规范?服务是否到位?执法中是否有不廉洁行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陶明坤工作室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张“阳光执法监督卡”,上面列着向纳税人征求的意见。陶明坤说:“别小看这一张小卡片,它不仅帮我们拉近了与纳税人的距离,还是纳税人监督税务稽查工作的有效渠道。”

小小“阳光卡”,见证了服务型税务稽查的大跨越。“以前总有企业觉得我们是来‘找茬’的。”陶明坤说,为了打破一些企业的刻板印象,工作室将服务理念融入检查和管理工作中,查服同行,持续规范税务稽查执法行为,优化执法方式,不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从2005年起,工作室就开始打造税务稽查服务品牌——“阳光税线”。陶明坤介绍:“我们希望把税务稽查打造成一道维护国家税收秩序的保障线,一道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的公平线,一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廉线。”

为了扩大“阳光税线”品牌影响力,工作室多次召开纳税人意见征询会,自编自导规范教学片,举行“阳光执法 服务同行”签名接力、“阳光税线环保行”等活动……如今,“阳光税线”品牌位列南京市第三批服务品牌榜首,成为南京税务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品牌树立的背后,是稽查工作效能的提升。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期间,为了建立协同高效的税务稽查体系,工作室成员梳理人员结构和职能,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工作室起草完成了39页、1.5万字的过渡期实施意见,复盘并结案400余个,解答各类业务咨询数百个。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工作室又按照合规性、体系化、可操作性要求,建立了近30个稽查管理制度,并制成电子书发送给南京市税务稽查干部,统一全市税务稽查执法和管理标准,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四合”。

工作室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稽查管理效能。在清理积压案件过程中,工作室对数百个案件逐一梳理、逐个排查,发现此前案卷管理存在归档杂乱、人力资源消耗等问题。为此,工作室在全国率先设计开发税务稽查信息管理系统,以“数据多跑路、记录可追溯”的原则,形成独具特色的南京税务稽查“沙盘”。这项创新推动稽查案件管理数字化、可视化,促进稽查案件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被多地税务稽查部门学习借鉴。

破“定岗模式”,壮大人才队伍

从20年前的“创新小组”,到现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陶明坤团队从成立之初的6人发展到目前的19人。他们来自南京市税务稽查战线不同岗位,每次税务稽查攻坚任务下达,都能迅速集结,形成合力。20年来,工作室承接的近20个创新项目,获得市局以上推广8项,在省市或全国交流或获奖17项次。工作室参与查办的专案获得“砺剑2022”江苏警税联合大比武总分第一名。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陶明坤曾在行政、征管、稽查案源、检查、审理等诸多岗位工作。他把在各岗位积累的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团队里的年轻人,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敬业作风影响着团队成员。“在陶明坤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像‘螺丝钉’一样的工匠精神。”谈起陶明坤,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局长谢海航动情地说。

“陶科长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工作室骨干成员朱姝2008年考入稽查局,陶明坤是她的科长,也是她的师傅。十多年间,她跟着师傅分析研判案情,跑遍全国调查取证,经历过数次惊险的收网行动。如今,她也已经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稽查能手。

通过打破定岗模式、定期进行考核更新,工作室不仅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南京税务稽查战线培养了一大批技能突出的人才骨干。工作室多名成员先后获得南京市税务局优秀共产党员、三等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陶明坤说,“工作室会继续坚持同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税收秩序,积极开展稽查战法研究,做勇于探索的创新者、知行合一的实干派。”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