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全国  >  中国税务报:有了涉税争议怎么办?公职律师来调解

中国税务报:有了涉税争议怎么办?公职律师来调解

有了涉税争议怎么办?公职律师来调解

2022年07月15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4        作者:王利霞 李秀兰 本报记者 徐卫兴

“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真是办实事啊!”近日,谈起国家税务总局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的工作,当地纳税人频频点赞。原来,为了更好地化解涉税争议,引导纳税人缴费人依法维权,督促税务干部规范执法,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在今年5月设立了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及时了解并化解纳税人缴费人的争议问题,促使征纳关系更加和谐。

调解纠纷不偏不倚

据了解,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调查,还原事情原貌,查清问题根源,把握矛盾焦点,明确调解方向。

某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未能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税务管理人员在随后的催报催缴工作中,也未能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及时送到纳税人手中,致使金税三期系统根据时间卡点,在三个月后自动将该纳税人转成了非正常户。2022年第二季度,该纳税人申请注销,但因状态为“非正常”,需要走处罚程序“解非”。纳税人不服,认为公司自设立以来并未开展实质性经营行为,也未收到税务部门的提醒申报信息,不应被处罚。基于此,征纳双方就“该不该罚”产生了争议。

鉴于纳税人“非正常”状态是由未按时申报导致,根据“首违不罚”原则,调解人员建议税务机关在完善集体审议程序的前提下,对纳税人不予处罚,并给予“解非”。同时建议纳税人,今后在办理涉税事宜时,多学习税收法律、法规,以免不知法而违法;调解人员还提醒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税法宣传,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执法瑕疵。对于此调解意见,双方均欣然接受。随后,税务机关根据调解意见作出了免于处罚的决定,纳税人也得以顺利“解非”,完成注销。

借助外力化解难题

记者了解到,面对一些特殊情况,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会积极借助外力,为纳税人提供合法合规的个性化服务。今年以来,关于存量房交易价格争议案件,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了10余起。

王某购得一栋二手房屋,在办理不动产过户手续前,向税务机关申请缴纳契税时,因王某提供的房屋交易价格与税务机关使用的房地产评估征税系统中的评估价格差异较大,引起了征纳分歧,被移交到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接案后,调解中心迅速派出专业调解人员,协同财产税管理部门开始对此案的调查核实。

在全面核实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解人员征得双方的同意后,建议提请第三方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对该房屋重新进行价值评估。评估公司按市场公允价进行评估后,重新定位了该房屋的市场交易总价。据此,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召集征纳双方面对面沟通,双方均认为合情合理,一致同意采用评估价格,纳税人的契税完税证明和房屋过户手续也得以及时办理。

主动承担调解责任

“要感谢调解人员多次上门,帮我们想办法,找对策,指导我们完善资料,联系税务局开辟绿色通道,现在我们丝绸厂小区的13户业主均已缴纳房屋契税,并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搁置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原随州市曾都区轻工纺织工业总公司工作人员王洪山赞叹道。

据了解,原随州市丝绸总厂于2001年12月进行企业改制。根据企业资产状况,起草制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2002年报请原随州市曾都区轻工纺织工业总公司批准,同意公司职工签订买断合同,解除劳动关系,解决职工安置工作。事过多年,企业改制早已终结,但现有的13户职工住房一直未办理产权证。

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主动担起调解责任。调解人员通过实地查证、走访询问、调取档案等方式,详细了解房屋原产权、购房协议等相关信息,同时与住建部门、不动产登记窗口等座谈会商,建立协作处理机制,准予容缺受理。目前,13户业主已提供购房合同等现有资料,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费,彻底解决了办证难题。

据悉,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今年已为“迎宾花园”“滨湖湾”“月光池小区”“鱼种场”等多个楼盘成功化解了办证难题,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