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全解析
来源:安徽税务
日期:2019.12.24
一、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税
(一)居民个人预扣预缴
1.工资薪金所得
按月累计预扣,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适用预扣率: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2.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按次比例(加成)预扣。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可按“四同”规则判定,即:同一人,在同一单位(支付人),同一个月内,取得的同属于劳务报酬项目的收入,合并为一次计税。
(1)劳务报酬
公式如下:
按次(月)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次(月)收入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
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适用预扣率:按照20%、30%、40%三档预扣率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级数 |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20000元的 | 20 | 0 |
2 |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2)稿酬
公式如下:
按次(月)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次(月)收入额×20%
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适用预扣率:20%
(3)特许权使用费
公式如下:
按次(月)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次(月)收入额×20%
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适用预扣率:20%
(二)居民个人,年度申报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費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次年3月1日到6月30日申报。
公式如下
申报税额=年度应申报税额-已预扣预缴税额
年度应申报税额=【年度工资薪金总收入×100%+年度劳务报酬总收入×(1-20%)+年度稿酬总收入×(1-20%)×70%+年度特许权使用费总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乎网注:上述公式应修改为:
年度应申报税额={【年度工资薪金总收入×100%+年度劳务报酬总收入×(1-20%)+年度稿酬总收入×(1-20%)×70%+年度特许权使用费总收入×(1-20%)】-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
综合所得税年度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三)非居民个人,代扣代缴
1工资薪金
(1)按月扣缴,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扣缴税额=(本月支付工资薪金-5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非居民个人境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自行申报,公式如下
申报税额=(非居民个人境内两处以上工资薪金合计额-5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工资薪金已扣缴的税额
2.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按次扣缴,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公式如下:
扣缴税额=当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适用税率:按月换算后的七级超额累计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000元的 | 3 | 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 |
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计税
(一)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公式如下:
每次扣缴税款=本次利息股息红利金额×20%
(二)财产租赁所得
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公式如下:
每次扣缴税款=(本月内租金净收入金额-800)×20%
税乎网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上述公式不太严谨。
本月租赁收入额:本月内实际收取的租金收入合计
扣除额:财产租赁所得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税费的扣除次序
一是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二是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
三是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四是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
(三)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公式如下:
扣缴税额=(本次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财产原值,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1)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
(2)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3)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4)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5)其他财产,参照前款规定的方法确定财产原值。
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方法确定财产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财产原值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
(四)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公式如下:
扣缴税额=本次偶然所得收入额-×20%
税乎网补充:
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1 |
不超过30000元的 |
5 |
2 |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10 |
3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30 |
5 |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