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乎网站

首页 > 问答 > 陕西  >  咸阳市税务局:特定群体税收政策问答

咸阳市税务局:特定群体税收政策问答

特定群体税收政策问答

发布时间:2019-07-24 00:00 来源: 咸阳市税务局

问题一:特定群体有哪些?

答:特定群体包括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人员。

问题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包括有哪些人员?

答:1.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

3.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的登记失业人员;

4.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是指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学生;毕业年度是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问题三: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涉及的政府部门有哪些?

答:各地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扶贫办。

问题四:国家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问题五:重点群体创业享受哪些税收政策?

答: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36个月,下同)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陕财税〔2019〕7号)。

问题六: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如何申请享受税收优惠?

答: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个体经营的,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享受优惠。

2.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的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可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下同)、个体工商户登记执照(未完成“两证整合”的还须持《税务登记证》)向创业地县以上(含县级,下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财税〔2019〕22号文件的规定,核实其是否享受过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财税〔2019〕22号文件规定条件的人员在《就业创业证》上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问题七: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享受税收优惠减免顺序?

答: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照财税〔2019〕22号文件第一条的规定,在年度减免税限额内,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是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前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问题八:重点群体纳税人实际经营不足1年的,如何计算减免税额?

答: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年的,应当以实际月数换算其减免税限额。换算公式为:减免税限额=年度减免税限额÷12×实际经营月数。

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小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税额为限;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大于减免税限额的,以减免税限额为限。

问题九:企业招用重点群体就业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答: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7800元(陕财税〔2019〕7号)。

此处所称企业是指属于增值税纳税人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等单位。

问题十:企业招用重点群体就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该如何申请?

答:享受招用重点群体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持下列材料向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递交申请:

  1.招用人员持有的《就业创业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需提供)。

  2.企业与招用重点群体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企业依法为重点群体缴纳的社会保险记录。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数据比对等方式审核的地方,可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缴纳社会保险记录。

  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接到企业报送的材料后,重点核实以下情况:

  1.招用人员是否属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以前是否已享受过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2.企业是否与招用人员签订了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为招用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核实后,对持有《就业创业证》的重点群体,在其《就业创业证》上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核发《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证明》。

招用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变更申请。

问题十一:企业招用重点群体享受税收优惠,应留存哪些资料备查?

答:1.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城市低保家庭的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2.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证明》。

  3.《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问题十二:重点群体在企业工作不满1年的,如何计算减免税额?

答:享受优惠政策当年,重点群体人员工作不满1年的,应当以实际月数换算其减免税总额。

减免税总额=∑每名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在本企业工作月数÷12×具体定额标准

问题十三: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涉及的政府部门有哪些?

答:各地财政、税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此处所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是指依照《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 中央军委令第608号)的规定退出现役并按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退役士兵。

问题十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享受哪些税收政策?

答: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36个月,下同)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陕财税〔2019〕6号)。

问题十五: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享受税收优惠,应准备哪些资料?

答: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申报时,注明其退役军人身份,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义务兵退出现役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证》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义务兵退出现役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退出现役证》留存备查。

问题十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纳税人实际经营不足1年的,如何计算减免税额?

答: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年的,应当按月换算其减免税限额。换算公式为:减免税限额=年度减免税限额÷12×实际经营月数。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是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前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问题十七: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答: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9000元(陕财税〔2019〕6号)。

此处所称企业是指属于增值税纳税人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等单位。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既可以适用此项税收优惠政策,又可以适用其他扶持就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得重复享受。

问题十八: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应准备哪些资料备查?

答: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将以下资料留存备查:l.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义务兵退出现役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证》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义务兵退出现役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退出现役证》;2.企业与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记录;3.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本年度在企业工作时间表。

问题十九: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企业工作不满1年的,如何计算减免税额?

答: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企业工作不满1年的,应当按月换算减免税限额。计算公式为:企业核算减免税总额=Σ每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本年度在本单位工作月份÷12×具体定额标准。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是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前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问题二十:特定群体税收优惠执行期限?

答: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纳税人在2021年12月31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未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特定群体以前年度已享受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满3年的,不得再享受新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前年度享受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未满3年且符合新规定条件的,可按新规定享受优惠至3年期满。

附件: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